通过考试“指挥棒”来推动改革,是这次北京中、高考改革推出的一个“重型武器”。
英语是这次改革方案中受关注度最高、改革力度最大,也被喻为“开刀”最狠的科目。根据征求意见稿,北京市中考中,英语的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;高考中,英语分值从150分降到100分。为此,有人提出质疑,英语被砍分,是否会与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背道而驰?
对此,北京市教委委员、新闻发言人李奕解读,“从以往的英语教学来看,学习十几年张不开嘴的现象长期存在。这种状况必须改革,而且必须是教与学的方式的总体变革。要从考试这个角度切入撬动高考教学方式的整体改革。英语看似减分,但减分并不代表不重视,背后是一个立体的变化。包括题目设置、试卷结构和分值比重三个方面的调整,如在命题思路里体现应用能力,强调表达,而不是以往的简单要求单词量与完形、语法等。”
在中考方案中,尽管英语分值降低,但对听力的要求却提高,100分满分中,听力就占据半壁江山。高考的英语科目除了强化听力等应用能力之外,还推动实行社会化考试,一年两次考试,学生可多次参加,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,成绩3年内有效。
与英语相反,中、高考语文科目的分值则有所提升,其背后彰显的是对母语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呼唤。根据方案,北京中考语文总分值由120分增加至150分;高考总分值由150分提高到180分。据介绍,调整分值主要是为了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,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,发挥语文学习对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,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。
同时,中考中,化学科目将由80分降低到60分。高考中,数学分值不变,但文科综合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,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、基本原理、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,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;理科综合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,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,通过生产、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情境和实验观察、自然体验,考查学生联系实际深化、应用知识的策略和学科素养。